2025年07月28日11:17 来源:《四川党的建设》杂志222
为进一步推动公务员平时考核走深走实,成都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广泛听取基层呼声,以考准考实为出发点,指导各区(市)县多措并举为考核“瘦身”、提质、增效,让考核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本源。
考核优化聚焦何处——
把重复考的取消 “多头”考的合并统筹
基层考核工作既要“考人”也要“考事”,过去常因参与部门较多、涉及事项较广、指标较为细致而显得有些复杂。
“过去一段时间里,一些单位针对公务员、事业人员、编外辅助人员等不同身份群体和不同业务部门的考核工作,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。同时,‘考人’与‘考事’的相关工作通常也是分头进行。”成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回忆道,这种多维度、多层次的考核模式,源于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。但随着实践的深入,基层也反映,不同部门考核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或重叠。
这样的情况,基层一线的同志感受更深。“比如,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人员,都需接受考核。这意味着需要根据不同的考核侧重点,准备相应的材料。”锦江区一位负责考核工作的基层干部举例说。正因为如此,如何更高效地配置精力,让考核“指挥棒”指得更准、挥得更有效,成为大家共同思考并期待优化的方向。
事实上,近年来,成都市委组织部开展平时考核的同时,特别注重深入各区(市)县一线,与干部面对面座谈、蹲点访谈。这些来自基层的建议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,并最终成为考核优化的着力点:加强跨部门统筹联动,把重复考的取消、“多头”考的合并统筹,提升协同性,增强实效性。其中一项关键举措就是加强考核计划管理,着力将“考人”与“考事”统筹起来,整合归并考核项目,减少数量频次,减轻基层公务员考核压力。
在成都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,各地积极对考核工作进行优化。如锦江区书院街街道聚焦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等方面的表现,统筹开展不同身份的干部职工考核;青白江区大同街道成立考核管理工作组,统筹平时考核与目标绩效考评“一体考”,避免重复收集考评材料……
考核机制变“多”为“统”,会不会又出现“混杂到一起”的现象呢?
“减负的核心在于科学‘统’,而非简单‘合’。”成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解释。为了避免指标混杂、失去重点,成都市着力探索实施差异化考核制度,优化升级“1+3+X”方案,即市级层面统一构建1个公务员平时考核基础指标库,设置3类、多个具体项目,为基层提供可灵活组合选用的“菜单式”平时考核指标库,破解基层自建考核指标费时费力问题。
具体如何操作?作为全省公务员平时考核联系点,温江区的做法颇具代表性:针对机关单位公务员,在负面清单“无过错不扣分”基础上,可根据日常表现及实际业绩直接评定考核等次;针对窗口服务公务员,结合群众服务满意度,通过360度民主测评来确定等次;针对行政执法公务员,则依据执法办案的核心要求简化考核指标,实行对账评定。
这样带来的变化,负责考核的工作人员有着非常直接的体会。“从‘多线并行’到‘精准并轨’,我们前置化、日常化收集党风廉政、项目管理、信息宣传等工作开展情况,实现了材料一次收集、结果多方运用,考核时间由5天缩减为1天。”青白江区大同街道考核管理工作组成员杨文君说。
考核程序怎样化繁为简——
数据“多跑路” 考评“无感”更高效
6月23日,邛崃市人民检察院的灯光亮至深夜。检察官杨鼎和团队正围绕一起疑难案件的证据链激烈辩论,键盘敲击声和讨论声此起彼伏。
“案子攻坚,最怕分心。”杨鼎停下手中的笔,回忆道,“以前,手上的活儿和考核佐证材料准备得两头顾,难免分散精力。现在相关统计数据平台实现了考核目标数据的‘一站集成’,效率高多了!”他指了指墙上醒目的岗位核心工作目标——案件质效、典型案例,“直到每次季度考评结果公布,我们才意识到考核已经悄然结束了,这种无感、无痕、无形的考核,才是我们需要的!”
这是邛崃市人民检察院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,着力优化考核方式的一例。
去繁冗之杂,取实绩之精。一方面,邛崃市人民检察院打造“检察人员能力素质一网评”系统,构建覆盖全体检察人员工作信息的全息数据库,为平时考核从“印象打分”迈向“精准评价”奠定坚实基础。另一方面,坚持重在平时、日常监测,充分运用各类日常性专项督查、检查结果,动态掌握检察人员一贯表现,有效减轻了基层迎考负担。院政治部副主任赵静补充道:“当平时考核仿佛‘隐身’了,大家的心思自然回归到案子本身和岗位的核心目标上,专注力显著提升。”
考核方式删繁就简,考核流程也在不断改进。
“依托现有信息化平台,个人申报部分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,系统再依次推送个人平时考核情况至科室负责人、分管领导、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评鉴,实现考核进度全链条实时监控,有效提升了考核时效和质效。”金牛区西华街道党建办主任魏黎点开金牛区公务员平时考核系统,屏幕上公务员实绩一目了然。这个嵌入金牛区委组织部“组工云端”一体化平台的管理模块,可以智能化完成考核等次转换,实现评分结果、考核等次一键反馈,审核评鉴平均用时不到10分钟。
“借力智慧信息赋能,既减轻了基层负担,也让考核更透明公平,树立了干在平时、比在平时的良好导向。”在魏黎看来,依托考核一体化平台,公务员履职形象格外立体,让大家都能清晰知晓实绩所在,从而更加铆足干劲开展工作。
结果运用如何回归初衷——
奖优惩劣 激励担当作为
减负担不等于减担当,当平时考核真正回归推动工作的本源,基层干部才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干事创业中。在青羊区深化干部考核机制改革的实践中,平时考核已成为激励担当作为的“风向标”。
王玮,青羊区投资促进局项目管理科原科长。三年来,他有担当、善创新、务实敬业,在招商引资、促进重大投资项目落地中表现突出,其扎实的业绩通过10个季度平时考核为“好”和3个年度考核均为“优秀”的佳绩得到印证。今年1月,他被提拔至青羊经开区副主任岗位。
“组织对实绩的认可,让我们干事创业更有奔头!”手握崭新的任职文件,王玮深有感触,“每季度考核指标量化到项目落地率和企业满意度,让我明白,沉下心解决真问题,组织看得见、实绩说了算!”
“考用结合”机制的落地落实,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。近三年来,青羊区92名像王玮一样实绩突出的干部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,其中至少2次平时考核为好等次的占比超过70%。
逗硬用好结果,奖优惩劣为基层考核增效。不只青羊区,成都各区(市)县坚持“以实绩论英雄”,加强考核结果在选拔任用、职级晋升、表彰奖励、奖金分配等方面的运用,逐步形成集干部实绩采集、平时考核、结果运用为一体的实绩管理“闭环”,推动“能者上、优者奖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的导向在基层彰显。
锦江区司法局将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纳入平时考核专项计分,考核激励效应不断放大,7名干部分别主动请缨参与成都大运会服务保障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工作,其中3人获得提拔晋升,1人被推荐至市级单位挂职锻炼;大邑县新场镇将连续获得“好”等次达到4次的干部纳入干部后备人才库,新推荐为县管领导1人,新提拔为中层干部14人次,新晋升职级8人次,3人推荐获评县级优秀党员;新都区人民法院对长期不作为的法官平时考核确定为“一般”“较差”等次,其中1人年度考核确定为“不称职”并退额降级,推动该院干部队伍干事创业风气得到根本扭转……
考核只是手段,加强队伍建设、推动事业发展才是目的。成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持续在考用结合、考奖结合上下功夫求实效,用考核结果驱动工作落实、激励担当作为、强化为民服务,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。”
(《四川党的建设》全媒体记者 陈艾婧)
相关专题 |
· 期刊选粹 |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